畜肉
畜肉(猪肉)
来源
为猪科动物猪的肉。猪(《尔雅》),又名:豕(《诗经》),豨(《庄和),豚(《周礼》),彘(《尔雅》)。
现代科学揭示
猪又名豕、豚。因饲养简易,又具有骨细筋少肉多的特点,为日常食用肉最多的一种。历代医家认为:“猪,为用最多,惟肉不宜多食,令人暴肥,盖虚肌所致也。”“凡肉有补,惟猪肉无补。”“以肉补阴,是以火济水,盖肉性入胃便湿热,热生痰,痰生则气不降,而诸症作矣。”所以对阴虚血虚患者多吃猪肉无益。然而,据报道,日本琉球大学教授通过调查发现,猪肉如果调煮得宜,它亦可成为“长寿之药”。调查结果发现,某地八十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们几乎每天都吃猪肉,主要由于烹调方法不同,猪肉煮的时间都很长,先将猪肉煮二三小时后,再加入海带或萝卜又煮一小时,做成一种汤菜食用。经过化验分析,猪肉经长时间炖煮后,脂肪会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而胆固醇含量大大降低。猪肉虽是日常食品,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多食令人虚肥,大动风痰,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肠饱胀或腹胀腹泻。对于脂肪肉及猪油,患高血压或偏瘫(中风)病者及肠胃虚寒、虚肥身体、痰湿盛、宿食不化者应慎食或少食之。一般入药均为猪瘦肉。
同等重量下,猪肉的维生素B1含量是牛肉的4倍多,是羊肉和鸡肉的5倍多。维生素B1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关系密切,能改善产后抑郁症状,还能消除人体疲劳。
消耗量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01年猪肉总消耗量以中国最多。而若以平均每人食用的猪肉,则以捷克第一,其次为中国台湾、波兰。此外,生产猪肉最多的地方亦为中国,占全世界猪肉肉品46%以上,接下来则是美国的7%。
相关食物
猪皮
性味甘凉,含有胶质成分,能营养肌肤,将猪皮煮熟成冻子食之,能使人皮肤光洁细腻。
猪胰
若治白癜风,可用猪胰1具,酒浸一小时,饭上蒸熟食用。
猪蹄
性味甘咸平,有补血、通乳、托疮的作用,可用于产后乳少、痈疽、疮毒等症。
加工猪肉
其实除了鲜肉外,猪肉还大量被加工制作各式肉罐头、火腿、香肠、腌肉,甚至宠物食品。此种加工用的猪肉,甚至比鲜肉还多。
除此,家猪不重要部位屠宰产生的猪耳朵、猪脚、猪鼻子、猪头、猪舌头甚至猪内脏所成的猪肉,还可以与其他蔬菜炒成菜肴。此做法于东亚、美国南方、欧洲等地都有。除此,猪血也在中国内地被称为“血豆腐”,台湾还有使用猪血与米做成的点心,台湾人称此为猪血糕。
温体猪肉
1950年代后,猪肉鲜肉产生有了电宰冰冻做法,从此传统放血屠宰所成的猪肉被相对称为温体猪肉。温体猪肉口感较佳,例如肉松最好采用温体猪肉,但是温体猪肉有卫生及人道的疑虑。而不论何种屠宰方式,因猪肉可能容易滋养寄生虫等病源,因此多为熟食用。
分类与分级
分级
17世纪之后,猪肉陆续成为全世界主要肉品以来,选择猪肉的标准都大约相同。都是浅红,肉质结实,纹路清晰为主。
而最高级的肉,是瘦肉与脂肪比例恰好,吃起来不涩不油的肉品,其部位约在里肌,大腿,和排骨。之后,如果白色脂肪越多,猪肉肉品等级就越低。不过,若为全脂肪的猪肉,亦可制成猪油。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
特级:里脊肉;
一级:通脊肉,后腿肉;
二级:前腿肉,五花肉;
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
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吃猪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猪身上里脊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对老些。炒着吃买前后臀尖;炖着吃买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臀尖。"
分类
1.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肉中无筋,是猪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丝、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2.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质鲜嫩,一般可代替里脊肉,多用于炸、熘、炒。
3.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为瘦肉,但向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
4.五花肉为肋条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夹起的,适于红烧、白炖和粉蒸肉等用。
5.夹心肉位于前腿上部,质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较强,适于制馅,制肉丸子。在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适宜作糖 醋排骨,或煮汤。
6.前排肉又叫上脑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瘦内夹肥,肉质较嫩,适于作米粉肉、炖肉用。
7.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结缔组织多,均为泡泡状,肉质差,多熬油用。
8.弹子肉位于后腿腿上,均为瘦肉,肉质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里脊肉。
9.蹄膀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红烧和清炖均可。
10.脖子肉又称血脖,这块肉肥瘦不分,肉者质差,一般多用来作馅。
11.猪头宜于酱、烧、煮、腌,多用来制作冷盘,其中猪耳、猪舌是下酒的好菜。
12.凤头肉:这个部位肉质细嫩、微带脆、瘦中夹肥。适宜做丁、片、碎肉末等。可用于炒、溜,或做汤等。
13.眉毛肉:这是猪胛骨上面的一块重约一斤的瘦肉,肉质与里脊肉相似,只是颜色深一些,其用途跟里脊肉相同。
14.门板肉(又称梭板肉、无皮坐臀肉):肥瘦相连,肉质细嫩,颜色白,肌纤维长。其用途跟里脊肉相同。
15.盖板肉:连结秤砣肉的一块瘦肉。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16.黄瓜条:与盖板肉紧密相连。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17.腰柳肉:是与秤砣肉连结的呈条状的肉条。肉质细嫩,水分较重,有明显的肌纤维。适于制馅、切丁、条、肉末、制肉丸子等。宜做炒、炸、汤等。
18.颈背肌肉(简称1号肉)指从第五、六肋骨中斩下的颈背部位肌肉。
19.前腿肌肉(简称2号肉)指从第五、六肋骨中间斩下的前腿部位肌肉。
20,大排肌肉(简称3号肉)指在脊椎骨下约4-6cm肋骨处平行斩下的脊背部位肌肉。
21.后腿肌肉(简称4号肉)指从腰椎与荐椎连接处(允许带腰椎一节半)斩下的后腿部位肌肉。
肉质:1-4号分割肉肌肉保持完整,表层脂肪修净,肌膜不破。感官指标,色泽鲜红或深红、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或粉白色,有猪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冷冻良好,肉质紧密,有坚实感;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特有香味。
区分与挑选
选购指导
买猪肉时,根据肉的颜色、外观、气味等可以判断出肉的质量是好还是坏。优质的猪肉,脂肪白而硬,且带有香味。肉的外面往往有一层稍带干燥的膜,肉质紧密,富有弹性,手指压后凹陷处立即复原。
次鲜肉肉色较鲜肉暗,缺乏光泽,脂肪呈灰白色;表面带有黏性,稍有酸败霉味;肉质松软,弹性小,轻压后凹处不能及时复原;肉切开后表面潮湿,会渗出混浊的肉汁。变质肉则黏性大,表面比较干燥,颜色为灰褐色;肉质松软无弹性,指压后凹处不能复原,留有明显痕迹。
首先是看颜色。好的猪肉颜色呈淡红或者鲜红,不安全的猪肉颜色往往是深红色或者紫红色。猪脂肪层厚度适宜(一般应占总量的33%左右)且是洁白色,没有黄膘色,在肉尸上盖有检验章的为健康猪肉。此外,还可以通过烧煮的办法鉴别,不好的猪肉放到锅里一烧水分很多,没有猪肉的清香味道,汤里也没有薄薄的脂肪层,再用嘴一咬肉很硬,肌纤维粗。
鲜猪肉皮肤呈乳白色,脂肪洁白且有光泽。肌肉呈均匀红色,表面微干或稍湿,但不粘手,弹性好,指压凹陷立即复原,具有猪肉固有的鲜、香气味。正常冻肉呈坚实感,解冻后肌肉色泽、气味、含水量等均正常无异味。
而饲料所致的劣质肉有废水或药等气味;病理所致的有油脂、粪臭、腐败、怪甜等气味。种用公母猪肌肉较红,结缔组织多,韧性大,不易煮烂或炒熟,口感差。
注水肉呈灰白色或淡灰、淡绿色,肉表面有水渗出,手指触摸肉表面不粘手。冻猪肉解冻后有大量淡红色血水流出。
死猪肉胴体皮肤淤血呈紫红色,脂肪灰红,血管有黑色凝块,因死亡时间长短不同臭味也不同。
注水肉
肉表面发胀、发亮,非常湿润。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呈水泡样。新鲜的切口有小水珠往外渗。如果切口的皮肤连着,会渗出一汪血水。正常的肉用纸贴试,纸是油的、易燃;把纸贴在注水肉上,纸是湿的,不易燃烧。
变质肉
外表有干黑的硬膜或粘液,粘手,有时甚至有霉层。切面发暗而湿润,轻度粘手,弹性减弱,肉汁混浊。脂肪发暗无光泽,有时生霉,有哈喇油气味。筋腱略有软化,无光泽,呈白色或淡灰色。轻度变质的肉.必须按规定高温处理后可供食用,重度变质肉应作工业用或销毁。
米猪肉
这种肉内带有囊虫,它是绿虫的幼虫。米猪肉最明显的特征是瘦肉中有呈椭圆形、乳白色、半透明的水泡,大小不一,从外表看,肉中像是夹着米粒。
公猪肉
因公猪体内含有睾丸酮等激素,故公猪肉常发出腥臊的气味。皮肤与皮下脂肪界限不清,皮下脂肪较薄、颗粒粗大,切开下腹部皮下脂肪,可见到明显的网络状毛细血管。毛孔粗而稀,皮肤呈浅白色或发黑。肌肉发达.肌纤维、尤其是臀部和肩部和颈部肌肉呈暗红色.无光泽。后臀中线两侧有时可见阉割的睾丸皮。
母猪肉
皮肤组织结构松弛.发粗发白,较厚硬,颈部和下腹部皮肤皱缩,若宰杀时间长,皮肤干缩会更显著,失去弹性。皮肤与皮下脂肪结合不紧缩,两者之间有一层薄脂肪呈粉红色,即所谓“红线”.脂肪外膜黄白色。由于皮下脂肪薄,显得肌肉瘦,常呈砖红色。乳头大、长而油滑,呈圆锥形,两侧乳房有乳腺,切开可见灰白色乳腺深入脂肪层,类似蜂窝状,乳房周围毛孔粗大而稀少。肋骨一般扁而宽,骨膜淡黄色,老的母猪肋骨隆起显著,正常猪的肋骨呈青红色。
黄疸
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高使动物的皮肤、黏膜、脂肪、肌肉和实质器官呈现黄色称“黄疸”。此类肉体放置时间越长,黄色越深。检验时注意与黄脂肉进行区分,黄脂肉是由于动物生前吃了含胡萝卜素等特殊种类的饲料,宰后脂肪或浅部肌肉呈浅黄色,属非病理性的,随着肉体放置时间的延长,黄色可渐渐消退。
病畜肉
通常是急宰的肉,肉体明显放血不全。肌肉色泽深或呈暗红色,可见们,j的暗红色血液浸润区。脂肪及结缔组织、胸、腹膜下的血管显露,内有余血,指压有暗红色血滴溢出;脂肪组织染成淡玫瑰红色。病畜肉的宰杀刀口.一般不外翻,刀口周围组织稍有血液浸染的现象,骨髓红染。淋巴结肿大,且有暗红色或其他相应的病理变化。
死畜肉
吃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猪肉,会引起食物中毒,或引起人畜共患疾病。鉴别方法是死猪肉血通常放不干净,外观呈暗红色,肌肉间毛细血管中有紫色瘀血。
一般表现为极度放血不全,切割线平直、光滑、无皱缩和血液浸染现象。肉呈黑红色且带有篮紫色,切面有黑虹色血液浸润并流出血滴,管中充满血液,指压无波动感。腹膜下血管怒张,表面呈紫红色,脂肪红色。死畜肉的宰杀刀口不外翻,切面平整光滑,刀口周围无血液浸染现象。骨髓呈暗红色。肉体一侧的皮下组织、肌肉和浆膜,呈现明显坠积性淤血,血液浸润组织呈大片紫红色,侧卧部位皮肤上有淤血斑。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紫红色或有其它病理变化。
新鲜猪肉
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具有鲜猪肉的正常气味。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具有香味;次鲜猪肉的肌网色稍暗,脂肪缺乏光泽。外表于燥或粘手,新切面湿润。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或不能完全恢复。有氨味或酸味。肉汤稍有混浊,脂肪成小粒浮于表面,无鲜味。
新鲜猪肉肉质紧密,弹性好,皮薄。膘肥嫩、色雪白,且有光泽。瘦肉部分呈淡红色,有光泽,不发黏。不新鲜的肉无光泽,肉色暗红,切面呈绿、灰色,肉质松软,无弹性,粘手,闻起来有难闻的气味。严重腐败的肉有臭味,切记不宜购买、食用。
猪肉的烹饪技巧
1、猪肉不宜长时间泡水;
2、猪肉要斜切,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来又不塞牙;
3、猪肉一般用冷水清洗,不宜用热水清洗,热水会热解掉猪肉中的肌溶蛋白,影响食用口感;
4、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随意猪肉应煮熟;
5、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茶叶的鞣酸会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影响消化.
食用指南
食用方法
基础做法
1.猪肉要斜切,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如横切,炒熟后变得凌乱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来又不塞牙;猪肉不宜长时间泡水;
2.猪肉烹调前莫用热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同时口味也欠佳;
3.猪肉应煮熟,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
炖猪肉
猪肉具有营养丰富和美味的特点,是烹饪的好原料。做好家常菜炖猪肉的诀窍:
1.肉块要切得大些。猪肉内含有可溶于水的呈鲜含氮物质,炖猪肉时释出越多,肉汤味道越浓,肉块的香味会相对减淡,因此炖肉的肉块切得要适当大些,以减少肉内呈鲜物质的外逸,这样肉味可比小块肉鲜美。
2.不要用旺火猛煮。因为一是肉块遇到急剧的高热,肌纤维变硬,肉块就不易煮烂;二是肉中的芳香物质会随猛煮时的水气蒸发掉,使香味减少。
3.在炖煮中,少加水,以使汤汁滋味醇厚。
猪肉增液汤
猪肉(半肥瘦)500g,切小块,急火煮汤。除净浮油,随意饮用。
源于《温热经纬》。本方取猪肉养阴滋液、润燥,原方称为“急救津液之无上妙品”。用于温热病火热已衰,津液不能回者。又《随息居饮食谱》“治……津枯血夺、火灼燥渴、干嗽、便秘”,其法同此。
当归瘦肉汤
猪瘦肉500g,切块,当归30g。加水适量,又小火煎煮。可稍加食盐调味,除去药渣,饮汤吃肉。可分作2~3次服。
当归善于补肝益血,同瘦肉配用以增强补血生血的作用。用于贫血或血虚所致的头昏眼花、疲倦乏力以及产妇缺乳。
海带炖猪肉
【原料】猪肉300克,海带150克,姜5克,葱10克,盐10克。
【做法】
1.把海带洗净,切成细丝;猪肉洗净,切成块;姜拍松,葱切段。
2.把海带、猪肉、姜、葱放入炖锅内,加清水1500毫升,用武火烧沸,打去浮沫,再用文火煮1小时,调盐即成。
【用法】每周1次。
【功效】补虚损、降血压,适用于高血压病肝肾阴虚型患者。
栗子炖猪肉
【原料】猪瘦肉500克,栗子300克,葱、姜少许,植物油、料酒、砂糖、酱油适量。
【做法】
1.将猪肉切成小方块,栗子剥皮。
2.锅中放油与砂糖炒成橙红色,倒入酱油,放入猪肉、栗子、葱、姜、料酒同煮。
3.肉软时即可。
【用法】每周1次。
【功效】润肺化痰、补肾健脾。
民族特色美食
琵琶猪肉
云南藏族琵琶猪肉,产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是当地藏族人民独特的传统食品。因其形状扁平,酷似琵琶而得名。琵琶猪肉的加工方法是:选用膘肥的猪,宰杀后,留着头尾,从腹部中红开膛,去掉内脏,板油和骨头,头部去掉鼻软骨,下颌骨和脑髓,齐膝关节下后脚,齐肩关节下前腿;再将肉冷凉一、二小时,用盐腌制,讲究的还加适量的花椒面和青稞酒。腌制的后用线将腹部、四肢、嘴和肛门等处缝严,缝线上涂上草木灰,鼻孔用木棍塞紧。然后将肉腹面朝上,放在木板上,再铺上石板,压上石头,经过一个月后,用木头塞在肉下,使其架空,又过个月使肉汁盐分吸干,并把肉压扁平,再挂在火塘上用烟熏。经过三、四个月,就腌制成琵琶肉。
撒达鲁
傣族的“撒达鲁”是取鲜精猪肉切碎捣成泥状,配以火烧猪皮,莴笋片、番木瓜丝或莲花白菜片,将酸水(最好是熬制的腌菜水)倒入肉泥碗中,佐以精选调料,即可蘸食之。此撒撇酸甜清脆,口感极佳,中青年人特别喜爱。
适宜人群
宜食:一般人都可食用,成人每天80~100克,儿童每天50克即可。其适宜阴虚、头晕、贫血、大便秘结、营养不良之人,燥咳无痰的老人,产后乳汁缺乏的妇女及青少年、儿童食用。
忌食:体胖、多痰、舌苔厚腻者慎食;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者忌食肥肉;凡有风邪偏盛之人应忌食猪头肉。
食用宜忌
相宜
猪肉+大蒜= 相宜
猪肉中含有维生素B1,如果吃肉时再伴一点大蒜,可以延长维生素B1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这对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增强体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忌
猪肉不宜多食,肥肉尤其如此。多食则助热,使人体脂肪蓄积,身体肥胖,或血脂升高,以致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心病、高血压等。故肥胖、血脂过高、冠心病、高血压慎用或忌用。
1.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状腺的猪肉。
2.服降压药和降血脂药时不宜多食。
3.禁忌食用猪油渣。
4.小儿不宜多食。
5.不宜在刚屠后煮食。
6.未剔除肾上腺和病变的淋巴结时不宜食用。
7.老人不宜多食瘦肉。
8.食用前不宜用热水浸泡。
9.在烧煮过程中忌加冷水。
10.不宜多食煎炸咸肉。
11、不宜多食加硝腌制之猪肉。
12.不宜多食午餐肉。
13.不宜多食肥肉。
14.忌与鹌鹑同食,同食令人面黑。
15.忌与鸽肉、鲫鱼、虾同食,同食令人滞气。
16.忌与乌梅、桔梗、黄连、小荞麦同食,易使人脱发。
17.忌与菱角、黄豆、蕨菜、桔梗、乌梅、百合、巴豆、大黄、黄连、苍术、芜荽同食,从现代营养学观点来看,豆类与猪肉不宜搭配,是因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 ——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与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形成复合物,而影响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还有就是因为豆类与瘦肉、鱼类等荤食中的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结合,从而干扰和降低人体对这些元素的吸收。故猪肉与黄豆不宜搭配,猪蹄炖黄豆是不合适的搭配。芫荽辛温,耗气伤神。猪肉滋腻,助湿热而生痰。
古书有记载:“凡肉有补,唯猪肉无补”。 一耗气,一无补,故二者配食,对身体有损害,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与羊肉同吃相宜。猪肉+菱角,会引起肚子痛。
18.忌与牛肉、驴肉(易致腹泻)、羊肝同食。《饮膳正要》指出:“猪肉不可与牛肉同食”。这主要是从中医角度来考虑,一是从中医食物药性来看,猪肉酸冷、微寒,有滋腻阴寒之性,而牛肉则气味甘温,能补脾胃、壮腰脚,有安中益气之功。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中脾胃,一冷腻虚人。性味有所抵触,故不宜同食。中医云:“猪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闷”。这主要是因为羊肝气味苦寒,补肝、明目,治肝风虚热。“猪肉滋腻,入胃便作湿热”,从食物药性讲,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气,与猪肉共同烹炒,则易生怪味,从烹饪角度讲看,亦不相宜。
19.服磺胺类药物时不宜多食。
20.与豆类同食易引起腹胀气滞。
21.猪肉忌与水生菱角同食,会诱发癫痫症。
22.适宜阴虚不足,头晕,贫血,老人燥咳无痰,大便干结,以及营养不良者食用;
23.对湿热偏重、痰湿偏盛,舌苔厚腻之人,忌食猪肉。
食用禁忌
吃猪肉时最好与豆类食物搭配,因为豆制品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浆,使胆固醇与脂肪颗粒变小,悬浮于血浆中而不向血管壁沉积,能防止硬化斑块的形成。猪肉不宜在猪刚被屠杀后煮食,食用前不宜用热水浸泡,在烧煮过程中忌加冷水,不宜多食煎炸咸肉,不宜多食加硝酸盐腌制的猪肉,忌食用猪油渣。高温烹炒猪肉时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会与香烟里致癌的化学物质结合起来,提高致癌几率。中国女性缺乏相应的抵抗基因,若中国女性吸烟者做饭时经常烹炒猪肉的话,那么患上肺癌的可能性就是一般吸烟者的2.5倍。一般来说,猪肉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要比其他肉类高。因此,肥胖和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服降压药和降血脂药时也不宜多食。
不宜大量饮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会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人体对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收,影响健康。不要吃涮猪肉,人吃了半生不熟、带有旋毛虫的猪肉,就会感染上旋毛虫病,出现发烧、流鼻涕等症状。也不要吃烧焦的猪肉。孩子不宜多食猪肉,老人不宜多食猪瘦肉。幼儿长期过量地吃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猪肉,势必会摄人大量的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天长日久,体内会因脂肪大量堆积而导致身体肥胖。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状腺的猪肉。猪肉在未剔除肾上腺和病变的淋巴结时不宜食用,人食用后很容易感染疾病。
注意事项
1.食用时应易除猪脖子等处灰色、黄色或暗红色的肉疙瘩,即称为“肉枣”的东西,因为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苦食用则易感染疾病;
2.买猪肉时,拔一根或数根猪毛,仔细看其毛根,如果毛根发红,则是病猪;如果毛根白净,则不是病猪;
3.猪瘟病是一种多发性传染病,对人体危害严重,这种肉绝不能食用。如皮肤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有出血性斑块,即为病猪肉;如果是去皮肉,则可看脂肪和腱膜,如有出血点即可认定为病猪肉;
4.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因为茶叶的鞣酸会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收,影响健康;
5.在肉铺中往往有上肉、中肉分别标示,此时只要看肉的颜色,即可看出其柔软度。同样的猪肉,其肉色较红者,表示肉较老,此种肉质既粗又硬,最好不要购买,而颜色呈淡红色者,肉质较柔软,品质也较优良。
6.猪肉如果调煮得宜,它亦可成为“长寿之药”。猪肉经长时间炖煮后,脂肪会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而胆固醇含量会大大降低。
7.生猪肉一旦粘上了脏东西,用水冲洗是油腻腻的,反而会越洗越脏。如果用温淘米水洗两遍,再用清水冲洗一下,脏东西就容易除去了;另外,也可拿来一团和好的面粉,在脏肉上来回滚动,很快就能将脏东西粘走。
8.种猪肉质量低劣,煮不烂,味道差。识别方法:(1)肉皮厚而硬,毛孔粗,皮肤与脂肪之间几乎分不清界限,尤其以肩胛骨部位最明显,去皮去骨后的脂肪又厚又硬,几乎和带皮的肉一样。(2)瘦肉颜色呈深红色,肌肉纤维粗糙,纹路清,水分少,结缔组织较大。
9.猪肉贮存:(1)将肉切成肉片,放入塑料盒里,喷上一层料酒,盖上盖,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贮藏1天不变味。(2)将肉切成片,然后将肉片平摊在金属盆中,置冷冻室冻硬,再用塑料薄膜将肉片逐层包裹起来,置冰箱冷冻室贮存,可1个月不变质。(3)将肉切成肉片,在锅内加油煸炒至肉片转色,盛出,凉后放进冰箱冷藏。
10.由于猪肉也含有腥味,因此有很多人也不喜欢,这是由于脂肪经过长时间所产生的油臭味,然后具有光泽且按压住时具有弹性者,即是新鲜的肉;肉质不坚实,而颜色不新鲜者,其包含在肉中的脂肪无论如何烹调也不会好吃,脂肪一旦氧化之后,便容易引起胃部的不适。猪肉变质的期限比牛肉快三倍,保存时应特别注意。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在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瘦猪肉含蛋白质较高,每100克可含高达29克的蛋白质,含脂肪6克。经煮炖后,猪肉的脂肪含量还会降低。猪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可以使身体感到更有力气。猪肉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猪肉性味甘成,滋阴润燥,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猪排滋阴,猪肚补虚损、健脾胃。
猪肉 每100克含可食用部分 73克
热量(千卡):320 B1硫胺素(毫克):.37 CA钙(毫克):6
蛋白质(克):17 B2核黄素(毫克):.18 MG镁(毫克):12
脂肪(克):28 B5烟酸(毫克):2.6 FE铁(毫克):1
碳水化合物(克):0 VC维生素C(毫克):0 MA锰(毫克):.01
膳食纤维(克):0 VE维生素E(毫克):.48 ZN锌(毫克):1.77
维生素A(微克):8胆固醇(毫克):79 CU铜(毫克):.19
胡罗卜素(微克):.6 钾(毫克):188 P磷(毫克):142
视黄醇当量(微克):57.6 钠(毫克):76.8 SE硒(微克):6.87
食疗价值
[性能]味甘,性平。能滋阴,润燥,补血。
[参考]肥肉主要含脂肪,并含少量蛋白质、磷、钙、铁等;瘦肉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磷、钙、铁等,后者含量较肥肉多。
[用途]用于温热病后,热退津伤,口渴喜饮;肺燥咳嗽,干咳痰少,咽喉干痛;肠道枯燥,大便秘结;气血虚亏,羸瘦体弱。
[用法]煮汤,入菜肴。
[注意]
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
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功效;
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和止消渴。
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躁、干咳、便秘和难产。
《本草备要》指出,“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律液,丰肌体,泽皮肤,固其所也。”
《随息居饮食谱》指出,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
《金贵要略》云:“驴马肉合猪肉食之成霍乱”。“猪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闷”吴谦注曰:猪肉滞,羊肝腻,共食之则气滞而心闷矣。
《饮膳正要》云:“虾不可与猪肉同食,损精”
常见谣言
此为谣言:猪肉里有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
官方辟谣:“猪肉里根本不会有钩虫”,中国肉类协会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张子平告诉新华食品。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青岛)的专家向新华食品介绍,钩虫病是线虫病的一种,在猪常见寄生虫中,钩虫只寄生在猪的肠道内,无法到达肌肉组织,而且在肌肉组织中无法存活,更不可能看到活的虫体。
上述专家还强调,仅从图片看,“猪肉上出现线状物的长短及结构与钩虫真实的虫体长短和结构特征不符”。
张子平对此表示认同,“图片中显示的甚至都不可能是寄生虫,因为寄生虫起码是有头部结构的,而图中的肉状物只有一个单一的生理组织结构,所以很有可能就是一节血管”。
“即便是寄生虫,也不可能出现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的情况”,张子平说,一般情况下,寄生虫在100℃的水中煮5分钟就会死亡;而当温度降至冷藏温度,即-18℃时,连抵抗力最强的旋毛虫也会冻死。
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的专家还表示,近年来,我国生猪基本都是规模饲养的,饲料来源清楚,程序化免疫和驱虫坚持的好,寄生虫病发生几率低,已基本切断寄生虫生存和传播链条。此外,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全程加强了对动物疫病防控和检疫,持续不断强化畜禽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等生物性危害因子检疫和监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及农夫百科
原始创建:佚名
词条概况
版本编辑:2次
最近更新:2018-01-31
历史浏览:4578次
最新编辑:佚名
原始创建: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