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
简述
又叫“白鲢”、“跳鲢”、“鲢子”、“鳔鱼”、“地瓜鱼”、“鲢子头”等。淡水鱼。古称鱮,《本草纲目》说:“鱮鱼处处有之,状如鳙而头小形扁,细鳞肥腹,其色最白。”鲢鱼体侧扁,头大而眼小,位于头侧中轴下,鳞细,背部灰白,背鳍顶端及尾鳍稍黑。鲢鱼自然资源分布很广,常见于长江、珠江、淮河、钱塘江和黑龙江水系,长江的中下游和珠江的西江河段最密集。鲢鱼与青鱼、草鱼、鳙鱼一样,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人工养殖遍布全国,产量居首位。由于鲢鱼常生活于大江河水深浪大之处,所以在钓鱼活动中所占的位置并不那么重要,并非是渔人垂钓的主要对象。鲢鱼以水中的浮游植物为主要食饵,吃食方式与通常的鱼不同,是通过一口一口地汲水把水中的浮游植物吸入口中,通过鳃耙把水排出,浮游生物则留在口中,咽入胃里。鲢鱼既不吃属于万能钓饵的蚯蚓,也不吃肉丁、螺肉、河虾等荤饵。鲢鱼特别喜欢酸甜味道的馊饵周围浑浊的饵雾,渔人只要在酸甜的馊饵雾里埋藏钓钩,鲢鱼在吸食可口的馊雾时,就会将利钩吸入口中而被钩住,这就是钓取鲢鱼的秘法。钓鲢鱼常用的饵料有粉状干诱饵:麸皮、豆饼粉、玉米粉、次粉各25%,将其混合拌匀,不加任何佐料;菜籽饼、豆饼粉干撒饵,用菜籽饼50%、豆饼粉50%两者拌匀,不加任何佐料。酸味湿诱饵,用豆制品业的下脚料豆腐渣、食品业的豆汁渣、酿造业的醋糟各三分之一。钓饵常用二合一酸饵,用玉米面75%、麸皮25%,掺和蒸成窝窝头,趁热掰开揉碎。也可用三合一酸饵、豆饼、麸皮、玉米面各三分之一,豆饼和麸皮炒香,玉米面蒸成窝窝头。还有香甜味糟食,细麸皮 50%、玉米面 20%、面粉20%、糕点粉10%,混合拌匀,带干粉到钓场,取池塘水打湿攥成饵团。此外还有腥味酸饵,水剂钓鲢鱼饵,香味菜籽饼饵等。香味菜籽饼是将菜籽磨细,用煮熟的米饭与菜籽饼粉50%拌匀,反复揉捏,使饵有粘性。钓鲢鱼的技法很多,效果较好的技法有:水底馊饵埋钩钓、水体中间悬浮定位飞钩钓、空钩闪电提拉钓、手竿浮钓法等4种。
外形特征
鲢鱼,体侧扁而稍高,腹部狭窄,腹棱自胸鳍直达肛门。头大,约为体长的1/4。吻短,钝圆,口宽。眼小,位于头侧中轴之下。咽头齿1行,草履状而扁平。鳃耙特化,愈合成一半月形海绵状过滤器。体被小圆鳞。侧线鳞108-120,广弧形下臀鳍3,12-13,中等长,起点在背鳍基部后下方。胸鳍7,8,起点距胸鳍比距臀鳍为近,长不达肛门。尾鳍深叉状。腹腔大,腹膜黑色。鳔2室,前室长而膨大,后室末端小而呈锥形。体背侧面暗灰色,下侧银白色,各鳍淡灰色。
生长繁殖
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
生活习性
1.鲢鱼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2.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靠腮的特殊结构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主要食物: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鲢鱼喜食腐烂食物,常与草鱼搭配饲养鲢鱼吃草鱼的粪便,故有一草养三鲢之说。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摄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动。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
3.食欲与水温成正比。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在北方7~8月份是钓鲢的好时机,秋分以后,天气渐凉,鲢鱼食欲有所降低,就难以钓到了。
4.性情活泼,喜欢跳跃,有逆流而上的习性,但行动不是很敏捷,比较笨拙。鲢鱼喜肥水,个体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层,特别是水质较肥的明水区。
5.胆子小怕惊扰。当受到惊扰或碰到网线时,便纷纷跳出水面越网而逃。
6.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产卵期与草鱼相近。每年4~5月产卵,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近。在池养条件下,如果饵料充足的话,当年鱼可长到500~800克,三龄鱼体重可达3~4千克,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公斤。
7.耐低氧能力极差,水中缺氧马上浮头,有的很快便死亡。
栖息环境
种群分布
鲢鱼是典型的食浮游生物的鱼类,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它的适宜生长温度和草鱼一样,生长季节,大都在江河支流和湖泊中肥育。低温季节,食欲减退,但依然摄食,且多集中于河床及湖泊深处越冬。分布范围较广泛,在我国各地区均有分布,是我国淡水鱼中分布最广泛的,主要生活在水中的表层,以藻类为食。
养殖利用
池塘选择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
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
苗种要求
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池塘饲养
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
饲养管理: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方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敌百虫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鱼病防治
1.在鱼苗、鱼种拉网、筛选、运输过程中应操作细心,防止鱼体受伤。
2.鱼苗鱼种入塘前,用2.0%的盐水浸洗5-10分钟进行消毒。
3.高温季节,每月用漂白粉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挂袋法进行食场消毒。
4.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提高鱼体免疫力。
5.死鱼应及时捞出,深埋。
疾病-病原鳃霉
症状:病鱼不摄食,游动迟缓,鳃部呈充血和出血状,鳃瓣有点充血,失去正常的鲜红色而呈粉红色或苍白色,严重者鳃丝坏死,影响呼吸功能,导致病鱼死亡。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质恶化
2.培育水质需施发酵腐热的有机肥,不宜生施
3.发病池要迅速加注清水,改善水质,或者将病鱼转移到水质新鲜清洁的池塘中。
4.20-30mg/l的生石灰全池泼洒,可降低水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水质。
打印病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
症状:病鱼在背鳍后的体表有近似圆形红斑,病灶处鳞片脱落,最后形成溃疡甚至露出骨骼或内脏。
防治方法:
1.由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如牛、羊等的粪便)是单胞菌菌的孳生之处,因此鱼池施用时必须用生石灰拌匀并充分发酵,腐热后方可施用,以防病原体进入。
2.鱼种过塘时,可用2%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可有效预防此病。
3.患病时采用外用消毒药。外用消毒:菌毒清0.5ppm或二溴海因0.3ppm全池泼洒。
指环虫病
病原:指环虫
症状:病情严重时,病鱼鳃丝肿胀,粘液增多,呼吸困难,可引起苗种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1.90%晶体敌百虫0.3-0.7ppm全池泼洒。
2.虫扫净按130ml-170ml/亩/米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可隔天再用一次。
碘泡虫病
本病又名鲢疯狂病,主要发生在一足龄鲢,可引起大批死亡,未死的鱼也因肉质变味而失去商品价。全国各地均有发现,但以浙江杭州地区最为严重,无论是池塘、湖泊、水库和江河中均有出现,成为当地严重的流行病之一。
【病原】病原是鲢碘泡虫(Myxobolus drjagini)。此孢子虫可寄生在鲢体的各个器官,但主要侵入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如脑、脊髓、脑颅腔内拟淋巴液、脑神经、听视神经等,形成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白色胞囊。孢子椭圆形或倒卵形,前段有一大一小两个极囊,嗜碘泡明显。
【症状】病鱼十分瘦弱,头大尾小,体色暗淡无光泽,脊柱向背部弯曲,使尾部上翘。病鱼离群在水面狂游急窜或旋圈打转,不时跳出水面,复又钻入水中,反覆多次,终致死亡,死时头常钻入淤泥中。剖腹后,可见肝、脾萎缩,腹腔积水,剖开脑壳,露出脑部,可见白色颗粒状胞囊,取下孢囊,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孢子。
【发病规律】鳃碘泡虫在鱼体内发育经过活动的营养体期到不活动的孢子期,从侵入鱼体到孢子形成,在水温16~32℃时,约需4个月。当年夏花被碘泡虫侵入后,在6~9月为营养体期,10月后才逐渐形成孢子。因此,越冬的春花脑中,即可找到白色胞囊。次年5月胞囊内的孢子排出到体内各器官,部分排出体外,进入水体,沉入水底淤泥中积累,使疾病不断蔓延和流行。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
【防治方法】由于病原体对药物有狠强的抵抗力,而且药物对脑部寄生虫的作用非常有限,故此病著重於预防。1、每l/15公顷用125千克生石灰或100千克石灰氮彻底清塘,杀灭淤泥中的孢子,以减少此病的发生。2、在冬片放养前,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每立方米水体500克)浸洗30分钟,或用石灰氮溶液(每立方米水体500克)浸洗30分钟,可以杀死60%~70%的孢子。3、6~9月,处於营养体阶段的病原,可用敌百虫(含量90%)按每立方米水体0.5克水浓度全池遍洒,每半月1次,可降低感染率。
防治
双线绦虫隶属绦虫纲,裂头科,双线绦虫属,第一中间寄主为桡足类,第二中间寄主为鱼类,终寄主为食鱼鸟类。过去一些大中型水库,在鲫鱼及野杂鱼体内偶有发现,常集中感染,有蔓延趋势。主要对一龄鲢鱼种造成较大危害,最高的池塘感染率达92%,感染强度最高时,每尾鲢鱼体腔内有13个裂头蚴。患病鱼种越冬死亡率最高为84%。但各年段感染不尽一致,主要和水体环境改变(因干旱引起水面积减小)和水鸟的活动有关。本文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防治对策。
病鱼症状
患病鲢鱼从外观看,腹部膨大,局部凸起,早春冰融后体质明显消瘦,腹部膨大更加明显,腹肌极薄,用力挤压腹部,裂头蚴可从胸鳍处钻出。病鱼在拉网和运输途中大部分死亡,只有少部分存活。双线绦虫易感寄主主要是鲢鱼种,而鲤鱼种感染种类以舌状绦虫裂头蚴居多。
病因分析
1.靠近水库、沼泽的池塘,或水面连片开阔、人少环境僻静的池塘,春季至秋季常有许多水鸟如苍鹭、红嘴鸥、翠鸟到此滞留栖息,在水库和鱼池之间游窜。裂头蚴感染率高的多发生在面积较大的越冬池,这些池塘每年春季冰面融化时,经常有病鱼或体弱鱼在水面游动,招来大量水鸟捕食,带有虫卵的粪便排入水中,造成感染。
2.有的池塘售完春片鱼种后,因时间紧、来不及清塘即注水养水花鱼苗。有的池塘(带水浅池)冬天冻透,自以为达到清塘目的,注水不久即投放夏花鱼苗。而双线绦虫第一中间寄主(桡足类),可成体带卵休眠,休眠体可度过干旱、冰冻等各种恶劣环境,休眠体数量可达每平方米数百个至数百万个之多,常在小范围高度集中,正因为桡足类有这种成体休眠适应性,所以不经药物清塘的鱼池,一旦注入新水,很快就出现相当数量的性成熟带卵的桡足类成体。笔者在早春冰雪刚融化不久,在一些很浅的水坑里冬天冻透即看到大量的桡足类带卵成体,这也说明桡足类成体可抵抗恶劣环境。综上所述,在一些池塘由于不用药物清塘,其水体潜藏着大量的桡足类休眠体,这为感染双线绦虫病埋下了隐患。
3.按鱼苗生物学特性,水花鱼苗进入夏花阶段,食性将由轮虫转为较大型浮游动物,有些养鱼户自觉培养一些枝角类和桡足类,供下塘的夏花鱼苗食用,然而如果不进行人为控制,桡足类极有可能成为优势种群。由于桡足类吞食钩球蚴具有专一性,所以这时如果池塘附 近有带病原的水鸟活动,就极易使夏花鱼苗感染双线绦虫病。
4.有的养鱼户从双线绦虫多发区购进已感染裂头蚴的夏花鱼苗,即使当地不具备患绦虫病的条件,但由于鱼苗已经吞食感染原尾蚴的桡足类,并在鱼体腔内发育为裂头蚴,同时排 出体外,致使放苗池塘同样大量感染双线绦虫病。
对策
首先要把好鱼苗关,如果从外地调运鱼苗,应先调查供苗单位是否有绦虫病发生史。如果是自己培育夏花鱼苗,并且当地有绦虫病史,或者有水鸟活动,那么在水花鱼苗下塘前 要将第一中间寄主、桡足类杀死。在发塘期间发现桡足类也应清除。另外要增强鸟类保护意识,研究不伤害终寄主生命的有效办法,驱赶水鸟。对绦虫病多发区,一定要坚持用生石灰清塘。
常用药物
嘉虫清
主要成份及含量:大黄
性状:黄棕色粉末,气清香
作用及用途:灭菌杀虫。主要用于纤毛虫类如车轮虫、斜管虫等。
用法与用量:发病时按100-200克/亩/米全池泼洒,连用1-2次。
停药期:30天
虫扫净
主要成份及含量:2.5%二硫氰甲基烷。
性状:褐色液体
用法及用量:发病时按130ml-170ml/亩/米兑水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隔天可再用一次。
注意事项:使用前、后四天内不得使用其它杀虫类或杀菌药。
停药期:30天
菌毒清
主要成份及含量:亚氯酸钠,80%。
性状:白色粉末或颗粒
作用及用途:灭菌杀虫。主要用于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水霉病等。
用法及用量:发病时按0.37-0.5ppm兑水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隔天可再用一次。
注意事项:露天将A、B药液混合使用,现配现用。
停药期:10天
富溴海因
主要成份及含量:二溴海因,30%。
性状:白色粉末
作用及用途: 灭菌药。主要用于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水霉病等。
用法及用量:发病时按0.3ppm兑水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加倍使用或连用2天。
停药期:捕捞前10天
益生活水素
主要成份及含量:芽胞杆菌、光合细菌、硝化菌、固氮菌等。活菌数>700亿/克。
性状:灰褐色粉末
作用及用途: 水质改良药。清除养殖水体有机污物、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加水体溶氧量,调节PH值。
用法用量
根据水质恶化情况每亩1米水深200克-300克兑水浸泡后全池泼洒。
注意事项
价值用途营养价值
鲢鱼能提供丰富的胶质蛋白,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它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视的佳肴。为温中补气、暖胃、泽肌肤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溏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乳少等症。
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热量(大卡) 104.00碳水化合物(克) 0.00脂肪(克) 3.60蛋白质(克) 17.80纤维素(克) 0.00维生素A(微克) 20.00维生素C(毫克) 0.00维生素E(毫克) 1.23胡萝卜素(微克) 0.00硫胺素(毫克) 0.03核黄素(毫克) 0.07烟酸(毫克) 2.50胆固醇(毫克) 99.00镁(毫克) 23.00钙(毫克) 53.00铁(毫克) 1.40锌(毫克) 1.17铜(毫克) 0.06锰(毫克) 0.09钾(毫克) 277.00磷(毫克) 190.00钠(毫克) 57.50硒(微克) 15.68
鱼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约为15%-20%,而脂肪含量却不高,仅为1%-10%,蛋白质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可利用率高达95%以上。鱼肉中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A、B1、B2、D和矿物质。鱼肉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鱼鳞中含有的卵磷脂,可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脂,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减少脑血栓的形成和心肌梗塞,降低胆固醇,具有健脑作用。
科学家还发现,一周吃3次鱼,有助于保护皮肤,让皮肤免受太阳光紫外线的损害。长期吃鱼,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类似于防晒霜的自然保护,使皮肤增白。多吃鱼可以作为一种额外的防晒措施,
化学成份
全鱼每500g中可食部分260g,其中水分176g,蛋白质55.8g,脂肪14.4g,灰分3.6g,钙84mg,铁3.6mg。含多种氨基酸,牛碘酸(taurine),黄嘌呤(xanthine),ADP,ATP,肌苷(inosine),肌苷酸(inosine acid),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鸡油菌黄质(canthaxanthin),异玉蜀黍黄质(isozeaxanthin),叶黄素(lutein),薄公英黄质(taraxanthin)。含二甲胺(dimethylamine),甲基胺(methylamine),异丁基胺(isobutylamine),乙基胺(ethylamine),二乙胺(diethylamine),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核黄素(riboflavin),硫胺素(thiamin),烟酸(niacin),胆甾醇(cholestero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磷脂(phospholipid)。
参考文献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及农夫百科
原始创建:佚名
词条概况
版本编辑:2次
最近更新:2018-01-17
历史浏览:3800次
最新编辑:佚名
原始创建: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