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诗:只有你是青天一样可羡

    原著:朱生豪

    主播:朱亚文

    朱生豪(1912—1944),浙江嘉兴人,诗人、翻译家。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语系。翻译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威尼斯商人》等。

  • 读诗:爱的见证

    原著:阿芙菈·贝恩

    主播:洪天照 & 朱卫东

    十七世纪的英国,由于当时的社会道德约束,女性不容许有自由地表达自己观念和感情的权利,而阿芙菈·贝恩是英国史上第一位以写作为生的女性。她在自己的作品中,勇敢表达男权社会中女性对爱情、生活以及社会的思考。这首《爱的见证》便是她代表女性,对爱情的心声及诉求。

  • 读诗:爱你时,我把群星当成露水

    原著:拉法埃尔·阿尔维蒂

    主播:郏乾

    这首诗里的意象也是如此:南与北、大海与天空、黑夜与白天、群星和露水,都被诗人不加修饰地摆放在一起。他要用方向、空间、时间以及形态上原始的对立,表现出一场错爱中误解的过程和盲目的宿命。 虽然判定的口吻布满全诗六节,但这些天然却精准的物象反而代替了理性的赘述,没有影响这首小诗净美的韵致,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 读诗:爱是温柔的事物

    原著:苏宁

    主播:张国立

    苏宁的诗宛如一颗清秋的露水,凝结着缱绻温婉的女性情怀。生命、时间、爱,在她的笔下多了一层看似温暖却又无比孤寂的意味,“相看多年,山有木兮若我,拱手一揖,你我同为时光中会消失的的事物”,拨弄开那些清香拂面的句子,她的诗是超越的。人总是试图在流光中的世界寻找一份恒常,回头一瞥才发现,“常常是不常常,不常常是常常。”

  • 读诗:把梦悄悄告诉一片云彩

    原著:佚名/冯至

    主播:晓白/赵忠祥

    真实世界最精彩之处,就是在于我们的感官可以感受到它:凌冽的风、狂暴的雨、舒适的温度、惬意的阳光……世界用变幻开启你的心门,拥你入怀去感知它。

  • 读诗:傍晚

    原著:李少君

    主播:姚晨

    这首小诗,初看清新自然,再看温馨暖人,细细品读更觉柔情轻诉之中蕴藏着一股力量。一股自然之力,一股对抗之力:乡村对抗城市。当然,这不是一种狭隘的对抗,而是自然与机械的对抗,朴实与虚华的对抗,回家与出走的对抗。家人之间的亲情,有无数根纽带来维系。回家吃饭,就是家人之间的纽带之一。

  • 读诗:北方有相思

    原著:陈东东

    主播:邢佳栋

    北方,一旦空旷,便会觉得有些苍凉。这是诗人笔下黄昏的孤独,旅馆、车站、只有一排树影的街道,经过的列车放着旧式收音机,不见人,只有乐声飘出来,仿佛心也跟着空了一块。站在这样一座北方小城的街头,恍惚间有种置身世外的感觉,我有一扇窗子,看海面鸟儿滑翔,看列车经过,一趟又一趟。他们从哪儿来?他们往哪儿去?比北方更远的地方,始终存在于我们凭窗的想象。

  • 读诗:本是追梦年纪怎能过于安静

    原著:乔·戴里昂/维克多·雨果

    主播:约瑟夫·格雷夫斯/李健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 读诗:不会成真的梦

    原著:乔·戴里昂

    主播:约瑟夫·格雷夫斯

    15世纪到16世纪,西班牙盛行骑士小说,以捍卫爱情、荣誉和宗教而进行冒险的骑士游侠小说层出不穷,反映了封建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这类小说内容增加了大量荒诞的想象成分,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塞万提斯和他的代表作《堂吉诃德》。

  • 读诗:不会说话的爱情

    原著:周云蓬

    主播:范忆堂

    很多年前参演一部小剧场话剧,关于“停电”的二三事。其中一幕,所有灯灭了,零零星星的手电筒光从观众席打开,投在演员们静默的面上。演员们开始念诗,不同时代、不同国度、支离破碎,其中一段是这首《不会说话的爱情》——“日子到头了,果子也熟透了,我们最后一次收割对方,从此仇深似海……”

  • 读诗:不情愿

    原著:弗罗斯特

    主播:李乃文

    承认生存本身并无意义,是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共同基础。但选择与否则构成了二者的区别条件——即在绝望中无所适从地渡完生命历程,还是在绝望中采取达观态度与积极能动。

  • 读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原著:大冈信

    主播:徐笑梅

    在我十六岁的梦中,我感到我面前延伸着一条春天的道路。——大冈信

  • 读诗:尝一道人间烟火

    原著:汪曾祺

    主播:周扬

    古往今来,文学家与美食家兼于一身的大有其人。他们爱吃,也会吃,更善于写吃,他们笔下的吃,是唇齿间的噙香,更是一种文人对世俗生活的欣赏和体悟。从孔子讲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话后,古有苏轼的东坡肘子、东坡饼,今有汪曾祺的炒鸡蛋、手把肉、韭菜花、汽锅鸡......

  • 读诗:初恋

    原著:岛崎藤村

    主播:谭松韵、罗云熙

    初恋的美好绝非来自对方,而是自己。朦胧中敏感的触角轻轻触碰坚硬。冰冷的,一度痉挛般抽回双手。但我们却勇敢,一次次,陷入爱恋的心融化,继而又凝固。敢于去爱的人是美的,这恰恰是初恋的伟大。

  • 读诗:等到苍老,再归去

    原著:韦庄

    主播:霍曜飞

    人人都说江南好,在江南的青空碧波之间,卧船聆听潇潇雨声,何等悠闲自在。但诗人偏偏在文末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也许是因为自己一事无成,没有衣锦归乡,回去后心情只能更加抑郁哀凉,也许是当初诗人因战乱到江南,想到回到战乱的故乡,屋瓦不存,亲人不在,诗人担心即便是归了家,也没有了家的安宁和温馨。

  • 读诗:凤凰

    原著:保尔·艾吕雅

    主播:刘静

    在西方传说中,每当凤凰知道自己接近死亡之时,都会用芬芳的树枝来筑巢,通过火焰洗礼,会有一只新生的凤凰从旧的躯壳中飞出。它会用没药树(音为:mò yào shù,乔木或灌木,有树脂道分泌树脂或油质。)的汁液涂在死去凤凰的尸体上并和它一起飞向太阳之城。

  • 读诗:赶在春天消逝以前

    原著:佚名

    主播:朱卫东

    本期节目篇章摘选自《大自然》(树才)、《春天》(于坚)、低吟的荒野(西格德·奥尔森)。

  • 读诗:告别

    原著:普希金

    主播:李乃文

    告别,本是把离去的消息带给将要分别之人。而这首诗中的告别,却在诗人的内心中独自完成;同样,一般性的告别为重逢预设出了可能性,但这里的告别更像是一场灵魂上的诀别仪式。

  • 读诗:给时间

    原著:杨牧

    主播:郭广平

    诗人杨牧长久以来有一个习惯,即当诗完稿时将日期记下来,时间虽然过去了,可文学留下来了,诗人对文字的充分信仰和对时间的信赖可见一斑。 “果子熟了,蒂落冥然的大地”在这世上,我们就像一棵生长的树,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凋零枯败,我们的经历长成果实,然后在时间引力的作用下悄悄落下腐烂在时间的褶皱里,这就是遗忘。

  • 读诗:孤独

    原著:杨牧

    主播:刘若英

    孤独是一种乐趣,一种不同于朋友一起谈笑的乐趣,一种无法解释清的乐趣。当孤独的时候,你可以随心所欲,你不必去顾虑他人的眼神。这样的一份自在,足以令身心彻底的放松。而感受到这份自在,便已是孤独中的一大体会。当孤独来临的时候,每个人总是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迎接。但在这样“近乡情怯”的夜晚,以孤独面对自省的灵魂,只待新年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