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诗:天上人间,爱你不减

    原著:李清照

    主播:张宏芳

    以梅为主题的悼亡诗词不多见,因而这首词从立意便已高人一筹。正如诗人开篇前所说:“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 读诗:托起你清澈的眼眸

    原著:井然

    主播:一宁/秦万民

    行的文化,从最早用腿走路、用脚走路,到骑马,骑驴子,坐船,在那个速度感里都有很多对于行走的眷恋。

  • 读诗:忘掉她

    原著:莎拉·蒂斯代尔

    主播:龚华

    诗歌应当用平实的语言去追求、重构一种平凡生活中如流水般纤细而平静的常态。作者以她略带伤感的文静,自如宣泄着对自身感情,对自然,对人生的那份诚实,从而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 读诗:为什么我这样忧郁

    原著:灰娃

    主播:凌子

    西山的春桥苦过最后一江秋水,南墙的笔墨又枯一回。今年紫地丁早早凋谢,布谷鸟的歌声匆匆而别,院子里的藤蔓爬上冰冷的铁架,不远处有枯井一口,却打不上一滴眼泪。有许多话,想对一个人说,在清冷的早上,亦或凝望着深深夜空,于是每当思念的时候,月亮总会大大地缺上一口,月似兰舟,却不能雀上兰舟悠悠流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诗人在农舍亲植的树下打坐,而他,已是禅定的坟。

  • 读诗:吻你

    原著:色·乌云

    主播:哈琳

    著名翻译家朱生豪在给夫人宋清如的情书中写道: “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爱你。你如同照镜子,你不会看得见你特别好的所在,但你如走进我的心里来时,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好法。” “我们都是世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们对于彼此都是世界最重要的人。”

  • 读诗:我背对着火车行走的方向坐下来

    原著:李小洛

    主播:王骏/幽幽

    火车随着铁轨的方向不断前进,也带走了一车旅人,他们被“轰隆、轰隆”的铁家伙带去各自的目的地。然而,总有一些人想要逆流而行。我们虽不能改变火车的方向,却可以站在时间的节点上回溯往昔。 “我喜欢把那枚后退键,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时光虽不可倒退,每个人却可以做自己记忆的主人,那些珍贵的、难忘的甚至痛苦的记忆,都可以成为随时拿出来的财富。面对往昔,我们是想沉浸在痛苦中时刻抱怨,还是一笑而过又倍感珍惜?

  • 读诗:我的父亲母亲

    原著:吕德安/舒婷

    主播:董子健/徐涛

    父亲母亲,似乎从我们出生之日起就开始慢慢变老了。她曾经年轻无敌,也曾貌美如花,她是家里最不舍得买新衣的那个人,她心里装的牵挂比任何人都多。他曾经阳光活泼,也曾英俊潇洒,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天塌下来都有他的默默支撑。过年了,请放下手机,多陪陪爸妈,一起翻看泛黄的照片,听听那些你可能还不知道的故事。

  • 读诗:我的歌

    原著:泰戈尔

    主播:黄大炜、李冠毅

    泰戈尔的诗歌永远这么温柔可人,更何况是对孩子说的心里话:在你需要祝福之时给予你一吻的祝福;在你孤独之时,萦绕于你耳畔给予陪伴;当你向往远方,成为你的梦翼;你遇到黑夜,成为你头顶指引的星辰;当你眼神迷茫,带你穿过纷繁的表象,进入事物的中心。当“我”的生命结束,这首歌将依然留存于美丽的灵魂之中并传扬下去。

  • 读诗:我的季候

    原著:艾青

    主播:何力

    没有哪位诗人不爱雨。 雨在这首诗中,以代替行人的角色打开了漫步者的视野。当“单调而悠长”之声取消了往日喧嚣,雨润万物——她挂满枝头和围栏,为诗人的双手和脖颈滴上了“新凉”的触感。

  • 读诗:我的小房间

    原著:食指

    主播:方青卓

    人人都希望觅得一个小房间,在生活里,或在心中。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静处,每个鸟语花香的早晨,总会有阳光透过大大的落地窗撒下些金色微尘,推开窗,清风徐来。你不紧不慢地做着每一件事,比如,翻看那些你熟悉的诗人的诗篇,制作最爱吃的甜点。你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回修改那一封寄不出去,却永远不会让你袖手的情书。打开广播,播音员永远播报着有趣而快乐的事,只要你坐上沙发,最爱的宠物就会凑过来,盘坐在你膝头或脚边。

  • 读诗:我的心太小

    原著:谷川俊太郎

    主播:哈琳

    谷川俊太郎几乎在其所有作品中,都有对于回环手法的使用——多句多节规则的语言,对同一个主题进行反复地吟咏。 回环,正是他将圆形美学巧妙地植入诗歌当中。 这首诗同样借助了“莲花、大雪、榆树、大海”四个天然的意象,完成前四章节之间对仗的整体回环,而每一节本身又对各自的意象进行首尾呼应,将“春夏秋冬”四季伴随爱情的回忆“包裹”在中央。

  • 读诗:我的银川

    原著:骆英

    主播:骆英

    刘墉说:“这世上有几人,知道他的祖先是从哪里漂泊来?这世间有几人,知道他的子孙将往哪里漂泊去?只知道:在这漂泊与漂泊之间,我们有了家。”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们去过万里之外的远方,可心里忘不掉青春年少的故乡。人们在天涯海角宿醉,却抵不过夜夜思乡的悲伤。故乡,是一位沉默的母亲,在每一位游子心中占据着最柔软的一个角落。

  • 读诗:我会同草木一起把你爱恋

    原著:马林·索雷斯库

    主播:黄轩

    在城市中生活久了,人对自然总是充满向往,渴望漫步田间,拥抱阳光,拥抱微风……或许,这就是人的天性…… “回归自然”,这是十八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诗坛不断重临的浪漫主义怀旧呼唤,诗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青草、山峦、河流和天空,开始求索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奥义。索雷斯库的《毒药》正是这样一首诗,诗人将自然之物完美地融入

  • 读诗:我会想起你

    原著:林徽因

    主播:毛晓彤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 读诗:我想谈说种种纯洁的事情

    原著:何其芳

    主播:王宁

    在这大雾迷城的日子里扪心自问,那些有关纯洁的事情飘去了哪儿?当浓雾封锁我们眺望的视线,时间的灰尘也随之遮盖了我们的心。那些天上有星,心中有灵的日子,似乎只存在于遥远的记忆。

  • 读诗:我赞美世界

    原著:何其芳/顾城

    主播:赵世凯/苏玥璇

    不一样的年龄,对人生的感悟总是不同。懵懂的双眼看到的,是奇妙且美丽的世界;而在而立之年的眉宇间,却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彷徨。可人生的奇特不正是体现于此么?恰恰是不同的年岁让我们看世界的角度不尽相同,才使得一样的美景,在十六岁时体会到的与四十岁懂得的是两种滋味。

  • 读诗:无声的爱

    原著:奥斯卡·王尔德

    主播:朱乐

    作为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和倡导者,王尔德在文字上力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不像康德在《论优美感与崇高感》中论述的小巧和谐、让人心生爱怜的“优美”和巨大以至于无形的道德上的“崇高美”,他推崇的是一种力求挣脱道德束缚,先于自然和现实而存在的纯粹艺术。

  • 读诗:五岛晚邮

    原著:木心

    主播:钱芳

    深陷在爱恋中的人往往是最不知该如何形容爱的。眼前的人和很多个迷离的意象重叠,愈发美得不真实起来。要是再有人问起,到底有多爱那个ta?那更是没法回答。只能低头喃喃自语:“爱啊、爱啊,只是这样爱着啊!”

  • 读诗:相遇在电梯

    原著:弗拉迪米尔·霍朗

    主播:宋洋

    三十年代初,唯灵论和玄学派思潮冲击捷克诗坛,诗人弗拉迪米尔·霍朗深受影响。这让人不禁猜想:诗人笔下的这场相遇并不仅仅是“浪漫邂逅又遗憾而别”的故事,而是诗人虚拟出来的场景,那个“她”只是一个魂灵,一个逝去的事物。 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稀松平常的电梯、陌生人,都只是诗人的密码,把这些密码压缩在一幅浪漫邂逅的画面中,等着我们将之一一解开。

  • 读诗:小猫摇篮曲

    原著:读诗:小猫摇篮曲

    主播:马晓东

    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你了,请你一定要记得:你是一个值得依赖的主人,跟你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过得好幸福。(有点难为情)